百检检测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品检测 > 服装检测

服装检测

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检测内容一览

时间:2024-12-26 17:25:14 作者:百检小鸦 浏览量:
一、检测的重要性
儿童及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免疫力相对较低,且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对服装的舒适度、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检测至关重要。严格的检测能够确保服

一、检测的重要性


儿童及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免疫力相对较低,且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对服装的舒适度、安全性要求更高。因此,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检测至关重要。严格的检测能够确保服装不含有害物质,如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避免对儿童的身体造成刺激、过敏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检测服装的物理性能,如拉伸强力、撕破强力等,可保障服装在穿着过程中不易破损,防止因衣物损坏而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此外,合适的尺寸规格与良好的做工细节能让儿童穿着舒适、行动自如,有助于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能为家长提供放心的选择,规范市场上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质量标准。

二、检测项目

(一)安全性能检测

  1. 甲醛含量检测:由于儿童及婴幼儿的呼吸道和皮肤更为敏感,所以需精确检测服装面料、里料及辅料中的甲醛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等专业仪器,按照严格的国家标准规定方法进行操作,确保甲醛含量远远低于安全限值。即使微量的甲醛超标,也可能导致儿童咳嗽、皮疹、眼睛红肿等不适症状,长期接触还可能影响其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正常发育。
  1. pH 值检测:使用 pH 计测定服装面料的酸碱度。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 pH 值应严格控制在接近人体皮肤 pH 值的范围内,一般为弱酸性至中性。过酸或过碱的面料都可能刺激儿童的皮肤,引发瘙痒、红斑等皮肤过敏现象,影响他们的皮肤健康和舒适度。
  1.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检测:运用高度灵敏的专业化学分析技术,对服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不含有这类极其有害的染料。因为儿童在穿着过程中,若服装含有此类染料,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在他们幼小且脆弱的身体内积累,随着时间推移,大大增加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风险。
  1. 重金属含量检测:检测服装中可能含有的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这些重金属可能来源于服装的染料、印花颜料、配饰等。儿童若长期接触超标的重金属,会影响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的正常发育,例如铅中毒可能导致儿童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二)物理性能检测

  1. 拉伸强力检测:运用拉力试验机对服装面料进行多方向的拉伸测试,测量其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等关键指标。对于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足够的拉伸强力能保证在儿童日常的活动,如奔跑、跳跃、玩耍等过程中,服装不会轻易被拉裂或变形,从而保持其完整性,持续为儿童提供必要的防护和遮盖。
  1. 撕破强力检测:通过撕裂试验仪模拟服装被尖锐物体勾挂或受到外力撕扯的情景,测定其撕裂强力。婴幼儿可能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拉扯衣物,而儿童在玩耍时也容易使衣物受到外力作用,较高的撕破强力可有效降低衣物被撕破的可能性,减少因衣物破损而导致儿童身体暴露或受到其他伤害的风险。
  1. 接缝强力检测:重点检测服装缝合部位的牢固程度。对各种接缝,如衣袖与衣身、领口与衣身、裤腿与裤腰等接缝处进行拉伸测试,检查缝线与面料之间的结合力。在儿童的活动中,接缝处是较容易出现开线问题的部位,良好的接缝强力能够确保服装在频繁的活动和洗涤后依然保持结构完整,避免因开线导致儿童被缝线缠绕或衣物变形影响穿着。

(三)材质成分检测


精确分析服装中各种纤维的种类与比例,常见的有纯棉、聚酯纤维、羊毛、氨纶等。准确的纤维成分标注有助于家长了解服装的材质特性,例如纯棉材质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适合婴幼儿娇嫩的皮肤;聚酯纤维可增加服装的挺括度和耐磨性;羊毛在保暖性方面表现出色;氨纶则能提供一定的弹性,使服装更贴合儿童的身体且不妨碍其活动。检测采用显微镜观察、化学溶解等专业方法,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操作,防止商家虚假标注纤维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家长能够根据儿童的需求和肤质准确选择合适材质的服装。

(四)色牢度检测

  1. 耐摩擦色牢度:分别进行干摩擦和湿摩擦测试,用标准白布与服装试样在规定压力和次数下摩擦后,仔细观察白布的沾色程度,以此判断色牢度等级。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色牢度差,在摩擦过程中容易掉色,不仅会沾染到其他物品上,还可能直接接触儿童的皮肤,导致皮肤染色或引起过敏反应,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服装的美观。
  1. 耐洗色牢度:按照专门针对儿童服装的标准洗涤程序对服装进行洗涤,严格控制水温、洗涤剂类型、洗涤时间和机械力等因素,然后观察洗涤后服装的变色情况以及对同洗织物的沾色情况。确保服装经过多次洗涤后仍能保持原有颜色,不出现褪色、串色等问题,维持服装的外观品质,使儿童服装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鲜艳美观,同时也避免因洗涤导致颜色脱落对其他衣物造成染色。
  1. 耐光色牢度:将服装与蓝色羊毛标准布一起放置在耐光色牢度测试仪中,在模拟自然日光条件下曝晒一定时间后,对比服装与标准布的褪色程度,确定耐光色牢度等级。由于儿童经常在户外活动,服装容易受到阳光照射,良好的耐光色牢度可防止服装颜色变浅或变色不均,保持服装的美观性和辨识度,让儿童在穿着时始终保持整洁漂亮的形象。

(五)尺寸规格检测


依据儿童及婴幼儿的年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标准以及相关的服装尺寸标准,测量服装的各个部位尺寸,如上衣的衣长、胸围、袖长,裤子的裤长、腰围、臀围等。确保服装的尺寸规格设计合理,既不会过大影响儿童的活动便利性和安全性,如导致儿童在行走、奔跑时被过长的裤脚绊倒,也不会过小束缚儿童的身体,妨碍其正常生长发育。同时,检查服装尺码标注的准确性,保证尺码标注与实际测量尺寸相符,便于家长为孩子准确选择合适尺码的服装,减少因尺码不合适而带来的退换货麻烦。

三、检测标准

(一)国家标准

  1. GB 31701 - 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是专门针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服装在安全性能方面的各项指标要求,包括甲醛含量、pH 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属含量等的限值,以及对服装绳带、小部件等的安全设计要求,为保障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安全提供了全面且严格的依据。
  1. GB/T 31900 - 2015《机织儿童服装》和 GB/T 31702 - 2015《婴幼儿针织服饰》:这两项标准分别对机织和针织类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涵盖了材质成分、物理性能、色牢度、尺寸规格等多方面的检测指标、测试方法以及合格判定规则,与安全技术规范相互补充,全面规范了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生产、检验和质量控制过程。

(二)行业标准


部分服装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可能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可能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如童装礼服、婴儿睡袋等,在设计风格、工艺细节、功能性等方面提出更细致的要求和规范,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和不同消费群体对儿童服装品质的更高期望,进一步推动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行业的精细化发展。

(三)企业标准


一些知名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生产企业会制定自身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通常在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企业自身的品牌定位、产品特色、生产工艺优势以及质量控制目标,对服装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例如,采用更环保的原材料、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更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等,打造具有独特品质和品牌形象的产品,但企业标准必须在相关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且各项指标不得低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

四、检测流程

(一)样品抽取

  1. 从服装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抽样数量应依据相关标准或检测规范确定,一般要充分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确保能够反映整批产品的质量状况,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抽取的样品应涵盖不同款式、颜色、尺码以及不同年龄段适用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因为不同款式可能在设计结构和制作工艺上存在差异,不同颜色可能涉及不同的染料和染色工艺,不同尺码和年龄段的服装在材质选择、尺寸设计等方面也有不同要求,全面抽样可确保对各类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完整检测。

(二)实验室检测

  1. 样品接收与登记:实验室接收样品后,对样品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样品来源、生产企业、款式、颜色、尺码、适用年龄段等信息,并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的编号,以便后续检测过程中的识别和跟踪。
  1. 预处理与分组:根据检测项目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洗涤、干燥、熨烫等,使其处于标准测试状态。然后将样品分组,分别送往不同的检测科室或检测设备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1. 检测项目实施:各检测科室严格按照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例如,安全性能检测科室使用分光光度计、pH 计等仪器进行甲醛含量、pH 值检测,运用专业化学分析方法进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重金属含量检测;物理性能检测借助拉力试验机、撕裂试验仪等设备测定拉伸强力、撕破强力和接缝强力;材质成分检测运用显微镜和化学溶解法;色牢度检测采用摩擦、洗涤和耐光测试设备;尺寸规格检测使用标准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检测过程中,详细记录各项检测数据、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测试条件等信息,确保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

(三)数据处理与报告出具

  1. 检测数据汇总与整理:所有检测项目完成后,将收集到的各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去除异常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统计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样品的质量特征。
  1. 结果判定与报告生成:根据检测标准和判定规则,对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合格判定。例如,对于安全性能指标,判断甲醛含量、pH 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重金属含量是否在规定限值内;对于物理性能指标,对比拉伸强力、撕破强力、接缝强力等是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对于材质成分,检查实际检测值与标注值是否相符;对于色牢度和尺寸规格,也依据标准判断是否合格。依据判定结果,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服装的基本信息(如生产企业名称、产品款式、批次、样品编号等)、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判定结论等内容,并由具备资质的检测人员签字盖章,以确保报告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检测报告作为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可供生产企业、销售商、消费者以及监管部门等各方使用,用于产品质量评估、市场流通监管、消费决策参考等目的。

五、常见问题与案例分析

(一)安全性能不合格


案例:某品牌婴幼儿服装被检测出甲醛含量超标。经调查发现,该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面料整理过程中使用了劣质的含甲醛整理剂,且未进行充分的后处理去除甲醛。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皮肤过敏、呼吸道刺激等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
解决措施:监管部门应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包括责令召回已销售的不合格产品、处以高额罚款、责令整改生产工艺等措施。企业自身应深刻反思,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和质量检测制度,确保不再使用含甲醛超标的整理剂,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增加甲醛含量检测的频率,保证产品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二)色牢度不达标


案例:一款儿童运动装在耐洗色牢度测试后出现严重褪色现象,不仅自身颜色变浅,还使同洗的其他衣物被染色。原因是企业在染色过程中为追求鲜艳的颜色效果,使用了质量不稳定的染料,且染色工艺控制不当,如染色温度、时间、染液浓度等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染料与面料结合不牢固。
解决措施:要求企业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该批次产品,对库存产品进行重新染色或处理,改进染色工艺,更换合格的染料,并加强对染色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企业应加强与染料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选择质量可靠、色牢度高的染料,并对染色工人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工艺操作水平,确保生产出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色牢度符合标准要求。

(三)尺寸规格标注错误


案例:某品牌儿童外套标注尺码为适合 3 - 4 岁儿童穿着,但实际测量尺寸与该年龄段儿童的标准体型尺寸相差较大,偏大很多。这可能是由于企业在尺码设计过程中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儿童生长发育数据进行,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裁剪失误等原因导致。这种情况会给家长在选购服装时造成困扰,购买后因尺码不合适可能需要退换货,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和不便。
解决措施:企业应立即检查并修正尺码设计和生产流程中的问题,重新核对尺码标注与实际尺寸的对应关系,确保尺码标注准确无误。同时,对已销售的错误尺码产品,应及时通知销售商,为消费者提供退换货服务或其他补偿措施,以维护企业的信誉和消费者的权益。

六、总结


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检测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核心环节。通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流程进行全面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服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促使企业提高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为儿童及婴幼儿提供安全、舒适、美观且质量可靠的服装产品,让家长放心选择,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行业朝着健康、规范、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详情请致电18355176903(可添加微信)咨询,我们会根据您的实际产品需求进行安排工程师对接沟通检测方案,包括测试项目、标准、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