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内衣检测有哪些内容?
时间:2024-12-24 17:42:57
作者:百检小鸦
浏览量:
检测范围 原材料: 面料是保暖内衣的关键部分,包括外层、内层和中间保暖层(如果有)。常见的面料有聚酯纤维、氨纶、莫代尔等,需要检测这些面料的纤维成分、质量等。例如,对
- 检测范围
- 原材料:
- 面料是保暖内衣的关键部分,包括外层、内层和中间保暖层(如果有)。常见的面料有聚酯纤维、氨纶、莫代尔等,需要检测这些面料的纤维成分、质量等。例如,对于聚酯纤维,要检测其聚合度、结晶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对于莫代尔,要关注其原料来源和纤维性能。
- 里料和辅料也很重要。里料的材质和质量会影响穿着舒适度,辅料如拉链、纽扣、标签等要检测其质量和安全性。
- 半成品:
- 在保暖内衣生产过程中,经过裁剪、初步缝制的衣片等半成品需要检测。主要检查裁剪尺寸是否准确、缝制线路是否平整、各层材料的贴合是否良好等。
- 成品:
- 包括各种款式(如圆领、高领、套装等)、不同保暖级别(普通保暖、加厚保暖等)和用途(日常穿着、运动穿着等)的保暖内衣。对成品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 原材料:
- 检测项目
- 纤维成分检测
- 成分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化学溶解法等手段确定保暖内衣各层的纤维成分。例如,利用不同纤维在特定化学试剂中的溶解特性来区分聚酯纤维和莫代尔纤维。同时,要检测是否存在成分标注不符的情况。
- 纤维含量:对于混纺面料,准确测定各种纤维的含量。采用化学溶解法结合重量法进行检测,先将样品中的部分纤维溶解,然后通过烘干、称重等操作计算剩余纤维和溶解纤维的含量。
- 物理性能检测
- 保暖性能:这是保暖内衣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通过热阻测试来衡量,热阻越大,保暖性能越好。一般使用热流计法,将保暖内衣样品放在热板和冷板之间,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热阻。
- 透气性能:检测内衣在穿着过程中允许空气透过的能力。采用透气仪进行测试,将内衣样品固定在测试头上,在一定的压力差下,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样品的空气量。透气性能良好可以让皮肤呼吸,提高穿着舒适度。
- 弹性和回复性:由于保暖内衣需要贴合身体,所以要检测其弹性和回复性。通过拉伸试验来测量,在一定的拉伸速度和拉伸程度下,观察内衣面料在拉伸后的变形情况和恢复原状的能力,这与内衣中的氨纶含量和质量有关。
- 缩水率检测:模拟内衣在洗涤后的尺寸变化情况。将保暖内衣按照规定的洗涤程序进行洗涤和干燥,然后测量洗涤前后的尺寸变化,计算缩水率。缩水率过高会导致内衣变形,影响穿着效果。
- 色牢度检测
- 耐水洗色牢度:将保暖内衣样品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按照规定的洗涤程序进行洗涤,观察内衣和贴衬织物的颜色变化,评定色牢度等级。这对于防止内衣在洗涤过程中掉色很重要。
- 耐摩擦色牢度: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种情况。通过摩擦试验机对内衣进行摩擦试验,观察颜色转移情况,确定色牢度等级。耐摩擦色牢度差的内衣可能会在穿着过程中沾染其他衣物。
- 安全性能检测
- 甲醛含量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将内衣样品中的甲醛萃取出来,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甲醛含量。甲醛是一种有害物质,其含量必须符合安全标准。
- pH 值检测:使用 pH 计直接测量内衣萃取液的 pH 值。合适的 pH 值范围可以避免内衣对皮肤造成刺激。
-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检测:通过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GC - MS)技术检测内衣是否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 纤维成分检测
- 检测标准
- 国内标准
- GB 18401 - 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包括甲醛含量、pH 值、色牢度、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指标的限量要求,保暖内衣必须符合此标准。
- GB/T 29862 - 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明确了纺织品纤维含量标识的原则、方法和要求,确保保暖内衣标签上的纤维成分和含量标识准确无误。
- FZ/T 73022 - 2019《针织保暖内衣》:详细规定了针织保暖内衣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是保暖内衣检测的专业标准。
- 国际标准
- ISO 105 - E01:2013《纺织品 - 色牢度试验 - 第 E01 部分:耐水色牢度》:提供了国际上通用的纺织品耐水洗色牢度测试方法,用于保暖内衣色牢度检测的参考。
- ISO 105 - X12:2016《纺织品 - 色牢度试验 - 第 X12 部分:耐摩擦色牢度》:规定了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评级标准,在国际保暖内衣检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国内标准
详情请致电18355176903(可添加微信)咨询,我们会根据您的实际产品需求进行安排工程师对接沟通检测方案,包括测试项目、标准、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