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涛:正视“预防雾霾汤”走红背后的民意期待
上海千实生活资讯:河南中医药大学学工部近日发布一则公告,称因近期郑州地区持续雾霾,学校要在1月9日为同学免费发放全国名老中医张磊教授调配的预防雾霾中药汤剂。这个“预防雾霾中药汤剂”迅速在坊间引起热议,许多人在疑惑中药汤剂能否预防雾霾的同时,不少“同款”防雾霾中药配方也在网上“走红”并流传开来。而免费汤剂供应方表示,网传配方“都是假的”。
这个“预防雾霾中药汤剂”到底能不能预防雾霾,相信一时半会是不会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的。实际上,关于中医,关于中医本身的争论,关于雾霾,关于雾霾本身的产生根源和其成分构成,这两个宏观层面的问题,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坊间,到现在都还没有厘清和达成共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现在讨论中药汤剂能否预防雾霾,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在这一点上,我更赞同校方的说法,那就是“预防”实在是有些夸张,可以缓解雾霾天气对呼吸道造成的不良影响,倒是有点可信。就像喝过这汤剂的同学所言,作为中医学院特殊学生福利,学校的做法很暖心。但喝汤药能防雾霾,我不相信。这样的看法,符合常识,也理应成为共识。
懂了常识,达成共识,就会不盲从、不跟风,就会理性看待这个“噱头”十足、看上去很美的“预防雾霾中药汤剂”。而现在这个“预防雾霾中药汤剂”,不但在网上“走红”并迅速流传开来,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的“假配方”,就有点邪乎,有点儿不正常了。这说明太多的人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能力,背离了常识,陷入了误区,盲从、跟风、随波逐流。对这个场景我们并不陌生,朋友圈各种“养生”好文泛滥传播,2014年日本核泄漏事故后全民“买盐防辐射”等先例,再到现在“预防雾霾中药汤剂”流行,其实也在意料之中。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显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
而“预防雾霾汤”走红背后的民意期待,却值得关注。众所周知,雾霾的挥之不去,已经让很多国民陷入了焦虑与不安之中,一是不知雾霾到底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多少、多深、多大的伤害,是个未知命题。二是逃离雾霾、换个城市生活,毕竟成本太大,只能是极个别人的选择,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应对或者预防眼下越来越重的雾霾,更是无头苍蝇、一头雾水。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适当的公力救济,民众就会“有病乱投医”,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对诸如“预防雾霾中药汤剂”之类的东西去跟风、去追随。“预防雾霾中药汤剂”受追捧的背后,其实是民众对应对雾霾更多公力救济的期待。比如,在应对雾霾上,给民众更多符合常识、基本靠谱的建议和“养生帖”,而不是靠虚假的“网红”;比如,对现在鱼龙混杂的防雾霾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市场,给予有效的监督,让民众少花些冤枉钱。
要知道,预防和应对雾霾,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应产业链条和市场。有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国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大约为100亿,到了今年,空气净化器的零售量和零售额将达到588万台、140亿元。而雾霾口罩市场更是每年几十倍的速度递增,规模也达数十亿元。而其中假冒伪劣者中,说鱼龙混杂并不过分。不论是从经济方面看,还是从民生关切看,帮助和救济民众如何应对雾霾、更好的应对雾霾,其实已经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对于此,公共管理部门切不可继续等闲视之,而应正视这种民意期待并尽快付诸行动。